一条咸鱼十洲

杂食上天,什么都吃

第二人称也能写长篇

自从解锁了第一人称写小说技能,每次有一个梗我都在想我用一人称还是三人称写比较好。这一次我对着我CP纠结,我CP冷漠地说,二人称啊。我当即回道,这个梗不适合二人称,下次有合适的可以挑战一下,我CP表示了认同。

然而到底什么样子的梗叫合适的梗,是可以挑战一下二人称的?为什么当时的那个梗我们都直觉“不适合第二人称”?

我陷入了沉思。

然后没沉思出个结果来。

那么就从头来吧。

 

看了一些文献,没什么权威的(连985211的硕博论文都没有),就这几个不权威的还不确定是不是真的看懂了。

如有不妥欢迎交流,如有好著作欢迎安利。

 

一、什么是第二人称(视角)

第二人称就是“你”,指代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

“第二人称视角”在影视中似乎可以指代从演员肩头向前拍摄的视角,但在文字(小说)中很少有提到这一说法。我个人认为,所谓“第二人称”视角是不存在的,当作者采用“你”进行创作时,要么把“作者自己”当做“我”并把“读者”当做“你”来进行对话,要么把“上帝”当做“我”并把“角色”当做“你”,而这两者分别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视角

 

二、第二人称的特性

1、不能独立存在

与第一、第三人称不同,第二人称的存在必须有一个可供互动的支点。

第一人称“我”是世界的中心,第三人称“他”是除“我”之外的一切。当一个角色存在,这两个视角是就是天然存在的。

但是“你”,必须在角色与其他角色(包括读者、神明、拟人化的石头等)互动的时候才会产生。

这也就造成了这一指称的不稳定,因为只要事情的影响力变了、“我”的注意力变了,“你”的指称对象也就变了。

 

2、明确的指向性

当我们说“他”的时候,有无限种可能性。但是当下与“我”发生对话或互动的,只有非常有限的数个乃至一个角色。相比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的指向性更为明确,被指向的人会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

这也是为什么警察蜀黍要告诉大家,求助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对象,“大哥帮我报个警”比“救命”效果好。

 

3、强烈的参与感

前两者结合,当采用“你”进行叙述的时候,被指称者非常容易认为自己已经参与到了事件之中来。

例如,两个人吵架,第三者在嗑瓜子围观看戏,这时吵架双方有一个人突然转向对第三者说:“你来评评理”,那么第三者在被指称的这一时刻就已经介入到了这个事件之中,他必须对现状做出反应,而无法维持“围观”这一置身事外的状态了。

同时,当听到有人说“你怎样怎样”的时候,我们都会本能地确认一下是不是在指称自己(即事件是否与自己有关)。那么在文学创作中采用这一指称时,即使作者意图中“你”并不指称读者,也会在指称角色的同时很可能兼有与读者交流的作用了。

 

三、一些通篇采用第二人称的作品

第二人称往往只出现在文段的一部分,比如,“朋友,你可曾听说过”或者在对话中出现。但通篇第二人称的作品非常少见。

但是为什么少见?采用这种少见形式的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特殊的东西?

于是我找了一些文章来看。

 

1、《变》米歇尔·布托尔

本文是一篇“新小说”,即“没有情节”的小说。尽管它仍然有一定的情节走向,但是剧情流并不明显,人物关系非常简单,主要聚焦在主角“你”的意识觉醒上。

全文的主角即是“你”,从“你”的视角写极尽琐碎的细节。从百叶窗上的铁锈到转动的门把手,从妻子的脸到情人的话。但是这所有的描写都与主角的想法有关,它们都会对主角的意识造成影响。

这篇小说的作者自己曾说过为何采用第二人称进行创作:“由于这里描述的是意识的觉醒,所以人物不能自称‘我’,用‘你’既可以描述人物的处境,又可以描述语言是如何逐渐在他身上形成的……”译者桂裕芳称:“这个‘你’好比是一种邀请,使读者置身于小说之中,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这个‘你’也好比是种命令或指责,要主人公去回想不愿重提的往事,从而有所觉醒。”

 

2、《灵山》高行健

这篇文章描述了主角去往“灵山”的一次旅途。文章会在不同章节交替使用“你”和“我”进行叙述。

其中,采用“你”的段落更多地描写主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也更多、更琐碎,而采用“我”的段落则会更多聚焦到他人身上。

这篇文章看似有两个主人公“你”和“我”,但阅读时可以体验到它们指代的其实是一个人物。通篇这两个人称就是纠缠不清的,同时还有读者的意识不断地参与,确实是一个很奇妙的阅读体验。

 

3、《寒冬夜行人》卡尔维诺

这是一篇奇妙的小说!

就像《老宅》中陈佩斯打破了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一样,卡尔维诺在这篇小说中打破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界限(而他比陈佩斯早多了,不过他们本来就不是一个领域的)。文中的“你”就是你,读者。你买了一本卡尔维诺的小说,你坐下来看,你觉得印刷出了错误,你把它丢向百叶窗然后拿去书店换。你是一个读者,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信息,“你”只是一个符号。尽管书中的男读者已经与一位女读者结婚了,明显正在读书的“你”并没有,但它仍然不断吸引着正在读书的读者把自己套入那个“你”当中去。

卡尔维诺自称要用“十个小说的开头阐明小说的实质”,这说明《寒冬夜行人》实际上是一次创作的试验,作者确实是要与读者进行交流的。

 

4、《一银币一磅的恶魔》星河蛋挞

这是一篇耽美小说,其中有数个分支选项,导向不同的结局。这一点配合“你”的第二人称行文,非常类似文字RPG(角色扮演)游戏,让读者非常有参与感。

同时,在最长的一条支线(也是唯一一条HE)支线当中,作者非常好地展现了主角“你”的三观被恶魔雷米尔动摇的过程。高端一点说,这也是主角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一篇对琐碎景物的描写倒并不突出地多,但仍然十分丰富。

 

5、综上,这类小说的主要特点有:

(1)大部分情况下都对外界环境有着琐碎的描写并聚焦主角你”的内心世界变化,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发呆”状态的复刻。人们发呆的时候总是无意识地盯着一点,会数窗外的叶子,会看纱窗上歪掉的窗格,而这些细节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去注意的。同时,所谓发呆的状态是一种“好像什么都想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想”的状态(否则我们会说沉思),这种状态下我们会无意识地思考一些平时根本不会想的问题,因此而产生内心世界的变化是合理的。

(2)当“你”指称角色的时候,“我”是“上帝”。即,“我”可以窥探“你”的内心,了解“你”的一切,因而可以将“你”的所想叙述出来,这样的“我”是不能与“你”存在于同一位面的,“我”只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

(3)当“你”指称读者的时候(实际上只有卡尔维诺真的这么干了),该角色形象被极度简化,读者有极强的代入感。

 

 

四、第二人称的表达效果

总结以上四篇文章的特点,并补充文献中提到的其他观点,我认为第二人称的表达有如下效果:

1、突破固定文本难以与读者“交流”的壁障,营造与读者“对话”的氛围,使读者产生对故事的参与感

2、通过第二人称配合祈使句等强调句式,将情感“强加”给读者,造成更大的冲击力

3、更好地展现被指称角色的意识层面的变化

4、通过指称特定的一部分听众,让表达更自然(如吐露秘密等)

 

另外,有研究者认为,“你”是同时具有第一、第三人称视角的特性的,每一个“你”都可以替换成“我”或“他”而对行文不造成影响。我不认同这一点,我认为行文中既可以具备第一人称对内在的深入剖析能力又具备对外界环境背景观察的可能性,同时还保持文章的连贯和完整,正是第二人称写作的优势或特征所在。

 

五、第二人称写作的适用范围

1、文字RPG

RPG游戏所注重的正是玩家的参与感。当无法用画面营造氛围的时候,采用第二人称就天然地让玩家与游戏世界产生了关系。

2、小说行文:强烈情感的展现

在一般的第一或第三人称小说中插入采用第二人称的非对话片段,(配合足够的描写)可以达到与读者共情的状态,增强感情的表现。(而第二人称的小说往往通篇都在营造一种感情的状态。)

当感情本身并不强烈的时候,采用第二人称似乎是减分项。

3、书信体

书信体实际上是有明确的角色指称的,“我”是谁、“你”是谁都应该和一般的小说一样在作者脑海中有一个全面、立体的形象。以我的写作经验,书信体的创作过程实际和第一人称小说的很像,都需要对写信人的心理进行全面的揣摩并辅以书信这一特殊文体的特定措辞等。

4、与读者对话

真的想和读者对话的时候第二人称是别无选择的选择,但是你想让读者听你说什么呢?要考虑清楚。

(具体的我也说不好,毕竟我还没有什么话想在小说里对读者说)

 

——END

PS. 我去找卡尔维诺看了,不要拦我(。)

附:我对第一、第三人称视角的思考

评论(41)
热度(188)
  1. 共7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一条咸鱼十洲 | Powered by LOFTER